“屋前小粪池,屋后大粪池,一到夏天苍蝇蚊虫到处飞,臭气熏天,家里小孩都不愿出门玩,来了远房亲戚也不好意思领出去逛。”回忆起曾经的居住环境,南京市浦口区小刘村的村民刘老伯忍不住“吐槽”。
这也是当地居民一直以来的苦恼。记者了解到,此前浦口区一大片农村区域都存在农村居民房污水排水难的问题。特别是江南一到梅雨季节,几个月内几乎雨水不断,家里的污水、天上的雨水全都无处可排,房前屋后废水横流,出趟门衣服鞋子都要弄得脏兮兮臭烘烘。
如今,零散的露天粪池再也不见了。经过统一治理,村里每家每户都新建化粪池,设置了厨房沉渣格栅井,下水安装了存水弯,通过一体化处理站将污水集中进行处理。更加令人欣喜的是:类似的点“污”成“景”的例子,已在长三角地区的浦口、江阴、如东、溧阳等多处落地开花。
点“污”成“景”
“感觉自己生活在公园里!”南京浦口治污项目正式运营后,运维人员李工在进行每天的日常巡检工作时再遇刘老伯,谈到生活环境的变化,刘老伯乐得合不拢嘴。
长三角地区,作为我国经济.具活力、开放程度.高、创新能力.强的区域之一,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,同时也是国内农业产业体系.全、农业创新能力.强和乡村业态.为丰富的地区之一。过去,由于农业粗放的生产方式,农污排放较为随意,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。
本文转自人民网,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